深度綠:源頭把控    全國布局綠色種植基地。


農業規模化


 從高海拔的河北萬全,到低海拔的福建漳浦,從高緯度的東北,到低緯度的華東,中綠在國內建立了總面積近60萬畝的綠色種植基地,自營基地近30萬畝,分別設立于福建惠安,福建漳浦,江西奉新,河北萬全,湖北天門、吉林白城,南北呼應,持續保證集團豐富的產品供應線。


農業集約化


 中綠在行業內率先采取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及“以銷定產”等經營模式,實現土地使用權有償流轉,通過集約化經營的轉變,大幅提高土地產出率。集團投入巨額資金進行基地基礎設施建設,先后建成了水利排灌系統,機耕道路和溫室大棚,構建出“田成方、電成網、林成行、溝相通、渠相連”的高產高效農田。


sdl1-17124331239.jpg


農業標準化


 中綠建立了規劃化生產技術體系,在基地種植上推行從地下1M就開始的綠色種植管理,并制定了具有中綠特色的《蔬菜種植質量安全全程控制管理體系》,實現了對農業種植的全程掌控,有效地保障了食品安全,先后通過了BRC、GAP、綠色食品等市場準入規范。


農業標精進化


 中綠不斷引進GIS、GPS、RS等系統應用,將農業機械裝備技術智能化,通過自動控制精密播種、變量施肥、定時灑藥等技術手段,充分挖掘農田最大的生產潛力,減少浪費、保護農業資源和環境質量。


sdl2-17124378636.jpg



農業標機械


 為實現高效率的作業流程,中綠基地從機耕到收獲再到秸稈返田,實現了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運作,提高了農田產出率,增加農業種植的經濟效益。

 >> 斥巨資引進的美國“大杰克”收割機,每小時作業量達30畝以上。

 >> “高地隙自走式噴藥機”,雙臂展開寬幅可達28米,每小時作業量達600畝以上。


sdl3-17124321641.jpg



農業標生態化


 中綠不斷推進各種農業資源往復循環利用,通過綜合利用種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秸稈,菜葉返田,實現企業節能減排目標及持續滿足綠色產品生產環境的需要,最終實現中綠基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。


sdl4-17124370884.jpg